1952年9月27日深夜炒股网站,朝鲜东海岸的鹰嘴山被浓重的夜色笼罩。一架没有开启任何航灯的黑色侦察机悄然盘旋,机舱内七名全副武装的特工正做着最后的跳伞准备。随着舱门打开,七朵降落伞如同幽灵般在夜空中绽放,缓缓降落在崎岖的山地上。
落地后,这些特工迅速收起降落伞,将其胡乱塞进附近的灌木丛中。就在他们鬼鬼祟祟地四处张望时,周围的树林里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和枪械碰撞声。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,数十名荷枪实弹的中国志愿军战士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。在激烈的交火中,四名负隅顽抗的特工被当场击毙,剩下三人见突围无望,立即跪地求饶,用生硬的中文高喊投降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三位俘虏在随后的审讯中,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关键情报。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?又带来了怎样的意外收获?
展开剩余80%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的立国之战,不仅在前线演绎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,更在隐蔽战线展开着惊心动魄的智慧较量。特别是在停战谈判的关键时刻,一份绝密情报的巧妙运用,直接促使美军坐到了谈判桌前。
时间回溯到1950年9月,当时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,已经控制了半岛90%的领土。美军节节败退之际,麦克阿瑟策划了著名的仁川登陆。美军精锐部队从朝鲜后方突袭,仅用13天就将战线推至鸭绿江边。他们甚至狂妄地宣称要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。
然而志愿军的顽强抵抗彻底粉碎了美军的幻想。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持续43天,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。表面平静的停战期背后,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秘密筹划二次登陆计划,企图一举击溃中朝联军。
就在美军调兵遣将之际,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情报被送到了中情局局长杜勒斯的办公桌上。情报显示:志愿军在东、西海岸驻有30万精锐部队,另有29.4万朝鲜人民军配合作战,后勤补给充足,可维持8个月作战。这份情报让杜勒斯大惊失色,立即建议总统放弃登陆计划。
直到1994年解密档案才揭示,这份令美军望而却步的情报,竟是时任志愿军第九兵团保卫部长的丁公量精心设计的杰作。这位情报奇才1921年生于浙江舟山,17岁就加入地下党从事锄奸工作。抗战期间,他领导的400特工组屡建奇功,曾成功策反60多名敌特,连敌方高级军官都主动投诚。
那么,这份改变战局的假情报是如何传递到美军手中的呢?故事要从一个代号张疯子的叛徒说起。这个熟悉我党内情的叛逃分子在朝鲜组建邪教组织,成为美军的重要线人。为验证情报可靠性,美军先派韩军特工朴北时进行试探。
1952年7月26日,巡逻战士发现一架可疑飞机在夜间关闭所有灯光低空飞行。经过追踪,成功抓获刚着陆的朴北时。在丁公量的心理攻势下,朴北时交代了用信鸽传递情报的秘密:鸽子腿上特制的玻璃管内装有化学试剂,混合后会产生颜色变化作为暗号。
丁公量将计就计,放回信鸽引诱更多特工上钩。两个月后,7名美军特工果然自投罗网。其中名叫孙宪的北朝鲜籍特工主动投诚,他精通四国语言,却对战争深恶痛绝。在孙宪的配合下,丁公量成功获取了美军通讯密码,并组建逆用电台工作组。
经过周密策划,丁公量团队精心编制了虚假的布防图,通过电台传递给美军。为增加可信度,他们还故意让美军在几个假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,结果遭到预料之中的顽强抵抗。最终,那份关于30万重兵驻防的假情报,成为压垮美军战意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1953年7月27日,《朝鲜停战协定》正式签署。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,最终以一份精心设计的假情报画上句号。2017年,95岁高龄的丁公量在上海与世长辞。这位隐蔽战线的英雄用智慧诠释了:有时候,一份恰到好处的假情报,胜过千军万马。
发布于:天津市出彩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